第三十五章 乱局(2 / 3)

持刘武周,转而又支持我们,甚至突厥还会支持其他势力,只要让整个中原都乱起来,他们才有钻空子的机会。”

许央还知道,在刘武周起事不久,朔方的梁师都,也会在突厥的支持下,举起反旗。跟刘武周一样的待遇,一样的操作,同样是打下几个郡县,便急不可耐的称帝了,也会被突厥封一个可汗的名头。

也就是说,大业十三年的这一年,李渊管辖和节制的地方,绝对是烽烟四起。

“许央所说的我认同。甚至可以估计,刘文静这一次说不定会有所收获。”

李世民在晋阳城里,也是这样跟他父亲陈述的。只是,这样的分析太过玄乎,让人不敢置信。

“我们又该如何?”

这话,不仅仅是刘弘基想知道,许央和长孙顺德也想知道,想知道现在他们这群人的头领,李渊,在这样的形势下,做何选择。

“父亲暂时没有下决断,一切都需要等刘文静返回来的消息再定。”

李世民说的含糊,意思却是带出来了。那就是,李渊这时候有点犹豫了。

一个过分谨慎的人,一个要求万无一失的人,在现在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选择观望,而不是趁机作乱。

太担心自己的老窝被人撬了。

这大概就是后世所提到的,李渊在起事上有犹豫的原因吧。

太原在等待刘文静回来的消息,也在观望中焦灼。

李世民这几天连续往军营里跑,甚至都不在意被那高君雅和王威看见、许央认为,他这是在逼迫他老爹,也是在逼迫那高君雅和王威······

“许央不出所料,朔方的梁师都反了!蒲城的郭子和也反了!”

“不出咱们所料,不管是梁师都还是郭子和,无一不是接受了突厥的封赏,都被封为可汗。”

“我父亲这算是认同了我的观点,也算是放下心了。现在,就只能静等刘文静一行的结果了。”

“如今的形势越发明朗,突厥绝对不会处置刘文静。结果会向咱们预料的方向发展。”

“只是,许央,我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这天下似乎就要被瓜分了,或者说已经被瓜分了。我们这边······唉,我父亲还是有些犹豫。”

这时候李世民不需要许央的附和,也不需要许央有什么建议,他只是找一个倾听者,许央只是默默的听着。

至于做什么决定,说实话,任何人想要逼迫李渊做什么事,李世民都绝对会将那人干翻了。

这时候的李世民,还是个好孩子,孝顺的好儿子。

还没有等来刘文静回归,又有了几路反王诞生。

岳州校尉董景珍等人反隋,推举萧铣为君,恢复梁朝旗帜,自称梁王。

金城薛举在接受县令郝瑗的剿匪命令后,直接带兵劫持县令,举起了反旗,收揽了反叛的义军,自称西秦霸王。

桂阳曹武彻起兵,自称通圣帝。

整个大隋的天下,从此真正进入了烽烟四起的大乱局时期。

这些反王,或许起兵的时间不一定是这样的顺序,但是,太原这边收到的信息就这样一个个传进来了。

或许是李渊周围的人,将这些消息在同一时间宣扬出来也说不定。

就是许央,这时候也有了紧迫感,所有的信息,都在撩拨着人心,特别是时刻在准备着起事的人心。

不得不佩服李渊,在如此之多的反叛信息的轰炸下,依旧一副观望的姿态,还时时跟那高君雅、王威谈论如何剿灭河东之地,以及周边的反叛势力。

许央期间进了一次晋阳城,是迎接刘文静回归的。见到了李渊仿佛镇定自若的态度。

刘文静这次收获确实大,突厥支援了两千匹战马,还支援了五百精锐骑兵······

许央没心情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