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看起,最后只能根据经验跟直觉先从东面这面墙开始读起。
严格来说,四周的壁画,只能算成三幅半。
因为耳室入口处的壁画并不完整,由于还未来得及细细观看,暂时无法预料是否有意而为之。
按照我自己的顺序去看,这些壁画连在一起似乎是在讲述,一位臣子如何辅佐新主稳定基业,收复失土,最后国泰民安的经过。
其中每副图都有一大段文字详尽地叙说其艰难经过,不过个别小篆古字,我实在难懂,只能连通前文,连蒙带猜勉强将语句捋通顺。
在古文字面前,胖子如同一个睁眼瞎。只有小篆认识他的份儿,没有他认识人家的份儿。
胖子指着一大段文字对我说:“图我大概是看懂了,但对于这些古文字咱这里面可就你一个专家。这时候千万别一个人细品,身为老大,你得讲出来,读出来,让弟弟们一起跟着分析才对。”
我如实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本是该咱哥三儿的本分,但哥哥我说句实话,这里面有些古文字我也只能连蒙带猜,最后讲的对不对,咱一起拿个主意。”
胖子指着我正研究的那副壁画点头道:“得嘞,三个脑子总比一个脑子想的要全面,咱就从这幅图开始分析吧!”
就这样,三个人一起,逐条点句地看了下去。中间再加上我的旁白说明。
这三幅半的壁画图,首先说的是一位校尉小官偶然间得到皇帝的赏识,逐步高升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第一幅图上的内容十分的简洁,但文字记述颇多。
这让我想到曹氏一族发家靠买官的轶事。
难道这描述之人当真是曹操?
对于他从一个小官摸爬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晋升之路,他难以自圆其说。
才在画风中取以简洁,又以文字记述其为官的丰功伟绩,采取避重就轻的方式来掩盖其内在的狼子野心。
胖子问我这一大段文字是在说什么。
我摇头告诉他:“其实并没什么实质内容,其中大量记载了由这位“人臣”的调解之下,各方诸侯重新向朝廷纳贡,且安分守己的“丰功伟绩”。”
胖子虽不懂小篆,却懂得历史,不过三国演义之类的“野史”书籍他耳濡目染的更多。
胖子听的一怔,随即说道:“晋朝前面不就是曹魏么?辅佐过汉朝皇帝的也就曹操了吧?这老小子这么会给自己贴金呢?”
我笑道:“胖子,我发现你的历史知识来源很可能全靠听评书,那都是野史,亦是没有根据的历史,更加以演绎色彩,是说给人听的,让人听着有意思的。谁说,只有曹操辅佐过汉帝?那汉献帝是他的儿子曹丕给废的,美名禅让帝位!”
胖子不以为然道:“我看这八成就是真正的曹操墓。这壁画我看也没必要看下去了,八成是那老小子的自卖自夸,美化自己。这魏五铢就是证据!”
我又告诉胖子,这壁画开始虽然美化了曹氏一族,但也不能就此认定为曹操墓。
曹操墓那是已经考古发掘过的陵墓,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那里面的尸身就是曹操的,但仅靠几枚魏五铢跟几幅壁画,来判断是曹操墓,会显得我们很是业余。
同时我也十分清楚胖子这类人的判断,他根据评书上的内容,只能听到的是阴险曹操,正义诸葛。
只能看到曹氏篡汉,却不见刘皇叔的“被迫称帝”。
更重要的是篡汉的是曹氏后人,被曹操活生生吓大的儿子曹丕,曹操本身并未称帝!
接着看第二幅图,画风突转。
王朝的末期,来自各方诸侯的压力越来越大,已国不像国,皇权威严不复存在。
那时那位“人臣”向帝王匍匐乞求,双手高举,似乎想求某样东西。
这时,皇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