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有人找那边军买了固原的故事,如今,您统领羽林军阵斩六百余人、李指挥使阵前斩将之事,已经成了京城茶馆最炙手可热的故事,说书先生要不会讲这个,茶馆都没客人;若有说书先生讲您的故事,茶馆定然人满为患。”
太子惊异:“还有此事?”
陈迹忽觉这桥段何其耳熟。
当初他在陆浑山庄辩经赢了佛子,张黎便连夜写了故事话本传到大江南北,说书先生讲一次便给一百文铜钱,以此打压佛门声势,争夺信众。
难怪太子不急着进京,反而去清风观烧香拜文昌帝君,原来是让道庭帮自己造势去了。
此时,王超微笑道:“殿下,百姓们现在纷纷打听您到哪了,都在盼着您回京呢。等您回了京,届时百姓夹道欢迎、鲜花铺路,好不热闹。”
太子摇摇头:“这不好,有扰民之嫌。”
王超笑道:“怎会扰民?百姓开心还来不及。陛下也听闻此事,宣您明日回京、酉时觐见、共用晚膳。我来此,便是为了接殿下回京的……对了,还有李玄李大人,陈家陈迹。”
陈迹心中一动。
太子问道:“我等何时动身?现在就走吗?”
王超笑眯眯回答道:“不急,进宫面圣乃是头等大事,内臣还有多许事要准备呢。先是殿下您的仪容与冠冕,正在送来的路上,明日英姿勃发,也好叫百姓见识天家风采。另外,陈家小哥乃是,便是张纸条都不能带……”
王鹤将规矩背的滚瓜烂熟,但语速极快,快得让人几乎听不清、记不住。
小满不乐意道:“你说这么快做什么啊?”
王鹤嘿嘿一笑,这便是一两碎银子能听的规矩,他只需说全乎了,能不能记住是对方的事。
他自顾自说道:“陈家公子,该说的奴婢都说完了,您今天好生记下,明日万万不可耽误大事。”
说罢,他转身就走,小满要拦他,却被张夏拉住。
待王鹤离去,小满抱怨道:“进宫面圣怎么这么多规矩啊?而且这小太监怎么回事,好像有意针对我家公子似的?”
张夏平静道:“这些规矩若没人教,即便进了宫、见了陛下,也极容易被责罚。先帝在时,一寒门举子精彩绝艳,还未殿试,文章便被先帝赏识,有状元之相。可进宫殿试时,没人提醒他仪轨,竟在东掖门被解烦卫从袖子里搜出一张纸条,杖责出宫;还有一寒门举子因跪姿不正,被朝臣当庭责难。小满,那些人定这些规矩,是用来吃人的。”
小满急了:“那怎么办?万一误了公子前途……”
张夏笑着指了指自己脑袋:“急什么,这些规矩都在我脑子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