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听过杜荷的这番话,以及太子殿下猴急的命令,心里充满了疑惑。
“怎么回事?”
“难道杜荷和太子殿下,不怕天下藩王暴乱吗?”
“还是他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上千名李氏宗亲写奏疏弹劾大臣,这种事情在大唐立国以来,可是从来都没有试过啊!
而且一众李氏宗亲暴怒,其危害可比那区区35个藩王闹事要大无数倍。
就在百官愣神时。
马周、许敬宗和李绩三人,他们一齐站起来应道。
“臣遵旨!”
大殿下方。
尚书左丞杜构,他连忙站起来劝谏道:“太子殿下,把众藩王召集长安,会不会闹出大问题?”
“如今天下藩王心里都有情绪,臣建议召开宰辅会议商议!”
“为了避免江山社稷动荡,应当细细斟酌一番才行!”
如果风暴中心的人不是二弟杜荷,他压根就不会在这种场合站起来提建议。
也不知道杜荷心里怎么想,面对天下李氏宗亲的怒火,他竟然选择了最激进的应对方式。
哎!
这暴脾气,也不知道随了谁!
他爹为人低调不张扬,他娘也温婉贤惠,怎么就生出杜荷这个胆大包天的人?
要不是太子殿下和他趣味相投,惺惺相惜,恐怕他们兄弟的项上人头,早被砍了数回。
杜荷听到身后大哥的话,他的嘴角动了动,并没有多说什么。
从他答应给李世民做这些脏活累活的时候,便已经想到有这种结局,不然李世民为何会让他执掌13万雍州府兵?
因为李世民心里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申请10万贯的时候,李世民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把这帮府兵喂熟,谁替他挡住天下李氏宗亲的怒火?
御台上。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莱国公无须担忧,此事尽在孤和杜荷的掌控之中。”
“诸位爱卿若无要事,大家都回去忙活吧!”
“退朝!”
在文武百官惊愕的目光下,李承乾快速宣布退朝后,大步往右厢房离开太极殿。
这...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脸上充满了复杂之色。
韩国公锋芒毕露,太子殿下同样如此,这两把锋利的剑,也不知道要砍杀多少藩王!
人群中。
长孙无忌、褚遂良和于志宁等人,他们的表情看起来十分严肃,可心里实则笑出了花。
“好啊!”
“要的就是你们这副桀骜不驯的态度!”
“当天下藩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入长安时,不知道你们两人,还能不能保持这副无所畏惧的神态!”
平息李氏宗亲怒火的方式有很多种,杜荷和太子偏偏选择最危险的一种。
两个愣头青!
他们这帮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后默契地离开太极殿。
既然太子和杜荷找死,那他们就趁着这个机会,在背后好好推波助澜,把事情不断放大。
杜荷和户部的官吏离开太极殿后,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急促的声音。
“杜尚书留步!”
众人听到背后的声音,纷纷回过头。
户部的众官吏看到杜构拖着跛脚走过来,他们纷纷恭敬地行礼道。
“拜见莱国公!”
杜构朝他们拱了拱手:“诸位不必客气。”
这帮户部的官吏知道杜荷和杜构兄弟有话要说,他们朝杜荷行了一个礼,随后快步往户部走去。
沉默片刻。
杜构沉声问道:“二弟,你为何要跟李氏宗亲对着干?”
“天下乃是李氏皇族的天下,你我都是臣子,岂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