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这次送给他一份超级大礼,他要是不回点礼,心里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既然杜荷会作诗,而李泰又喜好文学,送一首诗当回礼恰到好处。
风雅又有意义!
李泰也拱手道:“本王久闻韩国公诗仙之名,还请韩国公赠诗一首。”
嚯!
李泰现在变得这么有礼貌?
这不像他的风格啊!
杜荷迎着百官注视的目光,他点了点头道:“太子之命,魏王之邀,臣便作诗一首吧。”
前几天在玉华殿和李世民赏月,他已经想好一首诗,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假装思索一番后。
杜荷朗声说道:“此诗就叫《静夜思》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随着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念出来,太极殿内再次陷入沉寂之中。
那帮文臣都在低头细细品鉴,至于那帮武将,他们则装出一副深思的模样。
过了良久。
李泰拍手称赞道:“这首《静夜思》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但却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韩国公诗仙之名,果然不同凡响!”
“谢韩国公赐诗!”
李泰说完后,还朝杜荷拱了拱手,态度看起来非常友善。
百官看到李泰的动作后,他们的眼睛瞪得老大。
这是魏王?
难道魏王头上的棱角都被磨掉了?
以前的魏王何其高傲,他遇到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都不会主动拱手行礼。
看来魏王在倭国的这几年,成长很大啊!
杜荷拱手回道:“魏王殿下,本官的这点小学识,哪比得上主持编撰《括地志》的您?”
“您才是本官学习的榜样!”
百官看着互相吹捧的两人,他们的眼皮微微一跳。
特别是长孙无忌,他发现李泰有意向李承乾低头,又跟杜荷这个恶贼聊的火热。
他藏在宽大袖袍里的双手,紧紧地捏成了拳头。
大殿门口。
司议郎来济大步走到大殿中心,他朝李承乾躬身行礼道。
“太子殿下,陛下宣魏王和韩国公去玉华宫。”
“让他们两人即刻动身。”
杜荷听到李世民又把他叫去玉华宫,他的眼皮微微跳动数下。
最近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李世民在想什么,隔三差五就叫他去玉华宫,甚至还让他在那边夜宿。
而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秦王府老臣,基本没怎么叫。
御台上。
李承乾站起来说道:“孤和杜荷说两句话,其余爱卿退朝吧。”
在文武百官的恭送声中,杜荷跟着李承乾走到一侧的偏殿内。
屏退侍从后。
李承乾低声叮嘱道:“杜荷,你此行去玉华宫,父皇恐怕会询问给李泰起国号之事。”
“只要不是四方大唐的国号,随便给李泰加一个。”
“要是父皇想册封李泰为东土唐皇,你也要力谏父皇。”
想到东土唐皇这几个字,李承乾心里就觉得一阵膈应,恨不得抽李泰和他麾下的幕僚几个大嘴巴子。
这是李泰能取的封号?
他承受得住么?
杜荷拱了拱手道:“殿下放心,臣明白怎么做。”
别看李世民现在疾病缠身,他的脑子还算清醒,像这种封号可不会乱给李泰起。
都称皇,岂不是跟大唐正统平齐?
李承乾接着叮嘱道:“杜荷,李泰昨晚去长孙无忌的府邸,还待了一个多时辰,他们定然在谋划大事。”
“依孤的猜测,长孙无忌恐怕想怂恿李泰带头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