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周家堡的名字起得实在,整个县城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外围是一圈两丈高的石墙,用青黑色的巨石砌成,墙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阵纹,阳光照上去,能看到淡淡的光晕在流转——那是购买的青云宗出品的阵法,后又由魔族帮忙升级改进,威力不小,寻常元婴修士都攻不进来,固若金汤。
从外面看,周家堡被一层厚厚的雾气罩着,层层雾气是阵法形成的幻象,里面隐约能看到山的影子,神秘得像仙境。可只要穿过这层雾障,就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哪是什么普通城镇,分明是个缩小版的王国。
县城中央是座不算太高的山,山上灵气浓郁,雾霭弥漫,深吸一口气,都能感觉到灵力在四肢百骸中流转。山顶云雾缭绕,藏着一座古典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里是周福海的住处。从山顶往下,一层层的院落依山而建,红墙绿瓦,气派得很。这些院落是按修为排的:元婴期住山顶,离灵气最浓郁的地方最近;金丹期住山顶附近;筑基期住半山腰;炼气期住山脚;没修为的族人只能住山下的平民区,连靠近山脚的资格都没有。等级分明,一眼就能看明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此刻整个周家堡都被喜庆的气氛裹着,这地方不小,面积超过一千三百平方千米,住着三十多万人,此刻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大红灯笼,红绸子从街头拉到街尾,风一吹,哗啦啦地响,像在唱热闹的歌。连中央那座山上都挂满了灯笼和彩带,从山脚一直缠到山顶,远远望去,像一条五彩的长龙盘在山上,喜庆得晃眼。
在人口密集的周家堡每日皆是热闹喧嚣之景,大街小巷,人潮如织,往来之人或是挑担叫卖的商贩,或是匆忙赶路上班的行人,又或是结伴嬉闹的孩童,他们的身影与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画卷。然而就在这片熙熙攘攘之中,一个陌生青年悄无声息地出现,像是融入水流的雨滴,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位青年的长相平凡至极,平凡到让人看过一眼便很难再留下深刻印象。单眼皮之下是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既没有熠熠生辉的灵动,也没有深邃莫测的神韵,只是平静地镶嵌在那张不方不圆的脸庞上。这张脸,既无俊朗之态,亦无丑陋之相,完全是一副丢入人海便再难寻觅的大众模样。他身着一身泛黄的灰色粗布衣衫,布料粗糙陈旧,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洗礼与磨损,边缘处已然起毛,甚至还隐约可见几处补丁。这身装扮,与周家堡中无数为生计奔波的凡人毫无二致,毫无独特之处。更为关键的是,从他身上,察觉不到丝毫灵力波动的迹象,在这个充斥着烟火气的城镇里,平凡得和尘埃没什么两样。
灰衣青年不紧不慢的悠然漫步于周家堡的街道之上,相较于那些闻名遐迩、气势恢宏的大城市,周家堡规模虽小,却别具一番浓郁的生活气息。街道两旁,各类商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饭馆中,飘出阵阵诱人的饭菜香气,是凡人厨师精心烹制的美味在空气中弥漫;酒楼里,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以及猜拳行令的喧闹声,透着一股热闹的氛围;客栈的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似在向过往行人招手。毕竟周家堡中居住着足足三十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毫无修为的凡人。他们的生活,没有修真者那般充满奇幻与惊险,却有着属于自己的质朴与真实,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人间烟火的温暖与琐碎。
灰衣青年走着走着,目光被街边一家看似普通的饭馆所吸引。饭馆的门面不大,门口挂着一块略显陈旧的招牌,上书“家常小馆”四个大字,字迹虽已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曾经的韵味。他抬脚迈了进去,只见饭馆内空间颇为狭窄,仅摆放着六张略显破旧的木质桌子。桌椅的表面布满了岁月留下的划痕。此时饭馆中的顾客并不多,算上这位灰衣青年,总共才有三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