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研究种植方法(1 / 2)

这几天,冯坤天每次下班回到家,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他的脸上写满了疲倦,仿佛身体里的每一丝力气都被抽空了一般。

每天一回家,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后,他就像被抽走了灵魂一样,眼神空洞,眉头紧紧地锁着,似乎有什么难题正困扰着他,让他无法脱身。

李淡有一天刚好碰到下班的冯坤天,注意到了冯坤天的异常,心里不禁有些担忧。两人凑在一起闲聊,李淡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感觉你特别累,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么麻烦了?要不要说说看我能不能够帮你解决”。

冯坤天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叹了口气,说:“唉,别提了。最近天气太冷了,那些农作物都很难成活,上面的领导天天盯着我们逼着我们出主意,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李淡听了,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突然说道:“你要不要试试菌包的方法?”

“菌包的方法?”冯坤天显然对这个词感到很陌生,他一脸疑惑地看着李淡,“这是什么意思?我对种植本来就不太懂,更别说这种听起来很偏门的方式了。”

李淡没多解释,只是笑了笑说:“你稍微等一等,我回家拿给你看。” 没过多久,他就捧来一个灰白色的菌包,外面松松地裹着一层旧布,摸上去竟然还有点温温的。

“我觉得如果常规方法不行,不如就试试这个。”李淡一边说,一边把菌包递到冯坤天手中,“外面用布或者别的什么保温材料包起来,既能维持温度,又能隔开一部分冷空气。这样哪怕室外再冷,里面的环境也足够让东西长起来。”

他接着解释道:“现在外面的温度实在是太低了,根本不适合种植任何东西。但是在室内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再给它额外加上一层保护,就好比给它穿上一件衣服一样,让土壤的温度升高一些,说不定它就能成功地生长起来呢。”

这个办法其实是李淡自己通过不断摸索和尝试得出来的。

他在家里种植的各种作物当中,唯独这个用旧布包裹着的菌包还在悄悄地生长着,而其他无论是蔬菜还是绿植,都没有能够抵挡住这次寒潮的侵袭。

李淡心里琢磨着,既然这个菌包能够存活下来,那么其他的作物如果也采用这种方法的话,或许也会有一线生机呢。

冯坤天低头凝视着手中那个看起来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菌包,只见它的外层布料摸起来温暖而柔软,就好像是握着一小团正在呼吸的生命一样。他原本紧紧皱起的眉头,此刻终于稍稍舒展了一些。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冯坤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急匆匆地将这个重要的发现汇报给了他的直属领导。

然而,根据李淡的嘱咐,李诞说自己洗不行希望被基地的高层关注到,因为一被关注的话就会打破自己平静的生活。

所以冯坤天在汇报时非常谨慎地隐瞒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来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只说是自己偶然间的想法。领导听后神情立刻变得严肃,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当即起身:“这事关重大,我马上组织专项会议。”

实验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在资源极度匮乏的当下,每一项实验都要精打细算。经过激烈讨论,专家组最终选定了最有可能在恶劣环境中存活的红薯和土豆作为首批实验作物。种子被珍而重之地送入精心调控的培养舱,每个环节都伴随着研究人员屏息凝神的期待。

整整十五个日夜,培养舱旁的监测仪记录着微弱却持续的生命信号。直到第十六天清晨,最早一批被安置的红薯种块终于破土而出,探出一株嫩绿的幼芽——紧接着,土豆也相继萌芽。消息在研究所内部不胫而走,每个人疲惫的脸上都浮现出久违的笑意。

这天傍晚,冯坤天特意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