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过个好年(2 / 5)

剩下的295辆,有150辆是福尊电动公交车;剩下的都是面包车类型的小型公交车。”

江淼闭目养神着。

“由于充电缓慢,加上电池性能日渐消退,公交公司采用换车不换人的模式,即一辆车开到电量差不多,司机随即更换一辆车,加上一部分维修和报废的车辆,实际上,在全市公路同一时间段内营运的公交车,数量大概在350∽400辆左右。”

刘德明继续补充道:“目前公交公司一共营运108条路线,平均每条路线,同一时间段内,差不多有3∽4辆公交车在运行。”

“也就是说,有一大半电动车是待命状态?”

“是的。”刘德明点了点头。

江淼摇了摇头:“怪不得营运状况如此之差,你查一下k7和福尊的电池容量。”

刘德明翻了翻文件,抬起头来回道:“这两种电动车都采用磷酸铁锂,k7电量都在114千瓦时,是最低配版本;福尊8.2电量在120千瓦时左右,两个车型都标称可以实现续航里程240公里左右。”

“续航里程240公里?每公里耗电0.47度?”江淼笑了。

公交车又不是开长途,中间频繁走走停停,每公里耗电绝对不低于0.8度,加上每年电池效率衰退,一开始只能跑140公里左右,经过七八年的使用,现在估计充满电,只能跑六七十公里。

怪不得要频繁换车。

刘德明继续说道:“其实公交系统从24年开始,就引进了一套换电系统,投资了六千多万,但是运行了三年多,也就前期增加了120的续航里程,现在又不太行了。”

蒋海波冷笑起来:“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靠换电换车,公交公司还是死路一条。”

不过江淼倒是没有说什么,而是询问道:“市里面打算如何引入投资?”

“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将粤运公司持有80股份全部出售给我们,价格为一块钱,公交公司交给我们管理和营运,代价就是我们要承担市公交的全部债务,同时要保证公交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一个方案,就是财务投资,我们注资获得一部分股份,多少由我们决定。”

闻言江淼摇摇头:“拿下80的股份。”

财务投资?开玩笑才搞财务投资。

要么不投资,要么就要拿下控股权和管理权,不然公交公司还是那个死样子。

而蒋海波却急了,赶紧劝说起来:“老板,就算是我们使用自己的电,也摊平不了每年1.2亿的损失呀!”

“我知道,但是我有解决方案。”

蒋海波倒是没有怀疑老板的话,而是好奇地问道:“不知道老板要如何解决?”

“书雅前段时间研发了一种电池,蓄电量是磷酸铁锂的两三倍、生产成本则只有磷酸铁锂的十几分之一。”

“真的?”蒋海波瞪大眼睛。

“技术已经差不多开发完成了,过年之后可以开始准备量产。”

蒋海波直接提议道:“老板,那还搞什么公交公司?直接开电池工厂不是更好?”

“海波,要考虑地方影响,而且公交公司可以做实验,更何况公交公司还有不少地和配套设施。”江淼可不相信公交公司每年7100万的营收。

公交站和车身的广告。

公交场地的铺面出租。

公交搭乘的收费。

而且那一千多辆电动汽车,就算是去卖废铁,也价值不少钱了。

实际上,整个汕美市并不需要1295辆公交车,虽然有108条路线,但是很多路线,一天到头就跑几趟车,核心路线就四五十条。

这是典型的经营情况死板和管理问题,现在公交公司不能固守,反而要发起反攻。

至少要将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