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及弟下的产物,永宁朝可是辅政大臣存在的。
在皇帝犯错的情况下,辅政大臣出来分摊更多的工作,那也是合情合理。
清流集团的行动,本质上还是想攫取更多的权力。
毕竟,先帝任命的八大辅政大臣,现在留在朝堂上的只剩下三位。
其中两人是勋贵,文官中仅有他们清流一系的独苗。
削弱皇权之后,徐文岳一个人也镇不住场子,想要主宰朝政,还需要他们这些清流“贤臣”支持。
大家一起分享权力,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混账!”
“尔等这是想要逼宫么?”
永宁帝忍不住怒骂道。
从罢免万俊辉开始,他对朝堂的掌控力,就遭到了削弱。
没有首辅居中调和,导致皇帝和百官之间对阵。
原本处于仲裁者的皇帝,成为了政治斗争中的一员。
更糟糕的是永宁帝没有及时发现这一点,一再亲自下场参与博弈,以至于君臣关系急剧恶化。
经历的次数多了,大家对皇帝的敬畏,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当皇帝在众人心目中不再神圣,大家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
“臣等不敢!”
嘴上说着不敢,可从众人的神情上来看,大家没有半点退让的意思。
“报!”
“河南六百里加急,黄河决堤了!”
突如其来的噩耗,一下子打破了大殿上的僵持。
如果说天灾异象,只是从政治上动摇大虞的根基,那么黄河决堤就是全方位攻击。
没有丝毫犹豫,永宁帝直接从龙椅上起来,走下去一把夺过急报。
打开急报扫视了一遍,整个人都站立不稳。
幸好宦官眼疾手快,急忙扶住了失态的皇帝,才避免了出丑。
“叛军太平王所部,在十天前掘开了黄河。
恰好上游突降暴雨,导致黄河水位上涨,冲毁沿岸良田无数。
负责围剿叛军的多支官军,也在大水中失连,损失无法估量。
……”
简单的陈述了一遍内容后,百官纷纷脸色大变。
黄河决堤,从来都是要命的大事。
历史上许多王朝走向覆灭,都是从黄河决堤开始的。
现在虽然是枯水季节,怎奈上游反常的下了暴雨,导致黄河流量不减反增。
水流量越大,就意味着带来的灾难越沉重。
无论大家是否愿意,都要面临一个现实,大虞朝即将出现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陛下,反贼倒行逆施,理当诛其九族!”
徐文岳率先开口表明立场。
黄河决堤对大虞朝是灾难性的,对他个人来说,却是大救星。
清流集团的逼宫行动,将他置于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成功了固然权倾一方,可皇帝若是坚持不妥协,那么反击的第一目标就是他清流头子。
文斗不行,还可以换武斗。
厂卫横行的时代,他是亲身经历过的,可不像清流系中少壮派那么单纯。
逼急了永宁帝,人家重启厂卫打压异己,又不是干不出来。
清流一系看似声势浩大,可本质上还是嘴炮。
在政治规则内博弈,他们是代表天下士绅利益的最大政治团体。
一旦打破规则,他们就啥也不是。
“嗯!”
“反王确实罪大恶极,不过明正典刑,也要等抓到人之后。
当务之急,还是黄河决堤的善后工作。
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这一刻,永宁帝的脑子格外清晰。
相较于之前那些权力纷争,黄河决堤才是最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