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石油公司端倪渐露,嘉明局长来到东洪(2 / 7)

道:“焦县长啊,以前的事,我觉得工商局已经罚了款,以后啊如果坤豪公司能规范生产,确实能成为咱们开发区的标杆企业;但如果继续放任,只怕会成为定时炸弹。"这样吧," 我转身时看见焦杨正专注地看着我,"现在去坤豪公司看看,实地了解情况。文件里说 ' 防止一刀切 ',我们得给合法经营的企业机会,但也不能姑息违法违规行为。"

焦杨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转为赞同。她迅速合上笔记本,帆布包的搭扣发出 "咔嗒" 一声:"我这就让杨伯君联系毕瑞豪。对了," 她走到门口又转身,"坤豪现在租用的是县第一食品厂的厂房,您知道吧?食品厂以前生产方便面,自从方便面停产,厂房闲置快两年了。"

提到食品厂,我想起上个月在县常委会上听到的汇报。曾经的 "东洪牌" 方便面是周边县市的抢手货,如今却只能靠租厂房维持。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食品厂的模样,记得两年前还来过东洪参观考察,曾参观过这家明星企业,流水线上的方便面整齐排列,工人戴着白色帽子在传送带上分拣,车间里弥漫着面粉的麦香。如今听说厂房被租用,心里难免有些唏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我突然问道:“焦县长,你以前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吗?”

“不是的,县长。我刚开始在劳动局工作,后来才调到教育局。” 焦杨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认真地回答道。

随后,焦杨继续汇报工作,但我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远了。这次市委已经同意东洪县调整干部,我内心十分清楚,现在不敢大规模调整干部,主要是因为我对各部门干部的情况还不够了解。吕连群是否继续担任县委办主任一事,自然由未来的县委书记来考虑;但在县委书记还没来的情况下,吕连群继续担任组织部长显然不太称职。我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计划将焦杨调整为组织部部长兼任县农委主任,至于曹伟兵副县长可以转任县纪委书记。县政法委书记我自然希望由孙茂安前来坐镇。

上午十一点,桑塔纳准时停在办公楼前。焦杨换了件白色短袖衬衫,领口别着一枚银色的小徽章,马尾辫用蓝色头绳扎着,显得格外利落。她上车时,帆布包里的文件发出窸窣声,膝盖上还放着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整理好的材料。

汽车驶出城关镇,远处的玉米田在热浪中泛起涟漪。驾驶员谢白山打开收音机,调频里传来李谷一的《难忘今宵》,音质有些失真。焦杨望着窗外掠过的杨树,突然说道:"县长,您还记得前不久在平安县考察的那家高粱红酒厂吗?我昨天看新闻,现在居然拿了轻工部的金奖。"

我点点头,眼前浮现出平安县安平乡的高粱红酒厂最初的模样,简陋的窑洞车间,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酒糟的香气。脚下的青砖被酒液浸润得发黑,墙上写着的 "质量第一" 已经褪色。谁能想到,几年后他们的高粱红酒能在全国大赛中多次获奖。"品质才是根本啊。" 我有感而发,"如果坤豪能像他们那样严把质量关,何愁做不强?"

焦杨轻轻叹了口气:"怕就怕毕瑞豪只想着赚快钱。您知道吗?食品厂的李厂长跟我说,坤豪租用厂房时,什么设备都没有,还是食品厂的老职工帮忙接的水管。"

出城不远,就看到了几处红砖大院,这里是县城的国营厂的厂区,不少围墙顶部的仙人掌在烈日下舒展着肥厚的叶片,叶片边缘的尖刺泛着白光,墙面上 "团结拼搏,振兴食品" 的标语已经斑驳,红色油漆剥落处露出灰色的水泥底子。大门两侧的杂草有半人高,"东洪县第一食品加工厂" 的木牌歪歪斜斜地挂着,油漆剥落的地方能看见底下的木纹,另一侧 "坤豪公司东洪生产基地" 的铜牌倒是崭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汽车驶入门卫室前,生锈的铁门已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