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石油公司端倪渐露,嘉明局长来到东洪(4 / 7)

,厂子也就垮了。”

来到东洪县后,我一直将精力放在东光公路、水库建设、平水河大桥、吨粮田建设上,没想到县里的国营厂竟被三角债拖垮了。我沉思片刻,说道:“今天先不谈这个事情了,等抽时间我专门来调研,看看怎么妥善处理。”

我们边走边聊,来到厂房门口。毕瑞豪抢先一步推开门,一股刺鼻的化工气味扑面而来。厂房里光线昏暗,几盏吊灯悬在天花板上,灯泡蒙着厚厚的灰尘。地面上散落着编织袋碎片,靠墙摆放着几个巨大的不锈钢罐子,罐子上结着白色的晶体。焦杨皱了皱鼻子,从帆布包里掏出手绢捂在了鼻子上。

"这是咱们的混料车间。" 毕瑞豪指着不锈钢罐子,"现在主要生产复合肥,配方是请省农科院的专家调的。" 他走到罐子前,用手指敲了敲罐壁,发出空洞的声响,"您看这设备,都是新购置的,也是花了好几十万呢,但是设备不齐全,搅拌的料不均匀,没办法,就是不合格。"

我伸手摸了摸罐子,表面冰凉,指尖沾上一层白色粉末

焦杨已经掏出笔记本,记录着厂房里的情况。她走到一扇窗户前,窗台上积着厚厚的灰,玻璃上贴着 "禁止烟火" 的标识。毕老板啊,你们这个如果按照标准生产,还需要投入多大?"

毕瑞豪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堆起笑脸:"焦县长,这个厂房不行啊,不具备改造条件,你看上面全部都是木结构,这房子啊太老了,我们打算建新厂......"

"建新厂?" 焦杨打断他,"省厅文件确实有明确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完整的安全设施。你看看这里," 她指着头顶的木梁,"全是木结构,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我看着毕瑞豪的表情,心里已经有了判断。转身走向另一侧的仓库,铁门敞开着,里面散落了些化肥,包装袋上印着 "高产牌复合肥",厂址赫然写着 "东洪县城关镇"。

毕瑞豪凑过来,低声说:"县长,这些袋子都是我们自己印的,还是这个李厂长啊给我们提供的资源,跟咱们当年印方便面袋的厂子是同一家。"

仓库角落里,还堆着几个褪色的编织袋,上面印着 "东洪县第一食品厂" 的字样,里面装着零散的螺栓和垫片。阳光从屋顶的破洞漏进来,照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突然想起之前在这里学习看到的场景:传送带高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包装方便面,质检员拿着仪器检查每一包产品。如今,同样的空间里,弥漫着化工原料的气味,曾经的食品生产设备被改造成化肥混料罐,历史的齿轮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残酷。

我看向毕瑞豪,目光坚定地说:“毕老板,现在工业开发区即将挂牌,你们对建设新厂有没有信心和把握?”

毕瑞豪胸脯一挺,信誓旦旦地说:“县长,不瞒您说,建新厂有压力,但不建新厂,靠现在这样组装掺混肥,确实生产不出合格的肥料。现在秋季马上要对玉米进行追肥,可我们仓库里的肥料不敢卖啊,只能从外地代理一些品牌。这样一来,利润低,慢慢渠道就做坏了,市场也会被其他生产商抢占。不瞒您说,我们打算投资重金进行厂房建设,但公司哪有那么多现金?前前后后,积压的化肥、购买的农药,加上县里面的罚款,加起来都两三百万了。坤豪公司前些年是挣了些钱,但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县里面如果能在银行贷款方面给我们提供支持,我们一定能把厂子建起来。”

我继续追问:“建一个现代化的厂房投入生产,你算过要多少钱吗?”

毕瑞豪毫不犹豫地回答:“怎么没算过,厂长。前前后后加起来要接近七八百万,主要是设备贵。但我们还是看准农资这条渠道,只要县里面支持,我们还是能够建厂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