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焦部长借调三学办,城关镇找到义兄弟(2 / 7)

图再清晰不过了。就是要焦杨同志到市委“三学”活动办公室来工作三个月。这既是任务,也是机遇。

焦杨心里飞快地权衡着:去市里工作三个月,一来能跳出东洪这个小圈子,在市一级平台上拓展人脉,接触更高层次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二来县里的“三学”工作由自己人经手,也能确保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推进;三来,这本身就是市委书记亲自点将,是政治任务,必须服从;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在这三个月里表现突出,给于书记留下深刻印象,等到“五一”后全市人事解冻,自己作为组织部长,又是女干部,完全有可能获得平级重用甚至更进一步的提拔机会。毕竟,全市科级、处级干部的提拔都冻结了,组织部眼下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抓学习、抓教育、抓思想建设,这“三学”办正是风口浪尖上的核心岗位。

想到这里,焦杨心中已然有了决断。心中既激动又忐忑。她看向我,眼神带着征询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我迎着于伟正的目光,郑重说道:“伟正书记,焦杨同志作为组织部长,全程参与了方案的起草和修改,对‘三学’活动的目的、意义、具体操作流程理解最深,把握最准。她不仅文字功底扎实,组织协调能力也很强,是这项工作的具体操盘手。如果市委需要,我们东洪县委坚决支持焦杨同志到市‘三学’办跟班学习,为全市活动贡献力量。”

于伟正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焦杨,带着询问:“焦杨同志,你的意见呢?愿不愿意到市里来啊,挑这副担子?”

焦杨似乎没有完全打定注意,目光一直看向我。

我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鼓励和肯定。

焦杨压下心中的波澜,挺直腰板,声音清晰而坚定:“于书记,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感谢组织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努力完成好任务!”

“好!”于伟正朗声道,“很好!焦杨同志,有这份决心就好。‘三学’办是临时机构,不占编制,但责任重大。领导小组由我和庆合同志任组长,学武部长任常务副组长。你来了,就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落实。”他顿了顿,补充道,“时间紧迫,你尽快交接一下东洪的工作,下周就到市委组织部报到。具体工作安排,学武部长会跟你详细交代。”

这时,市委秘书长郭志远轻轻推门进来,低声提醒道:“书记,时间到了,政府的会议,瑞凤市长那边已经开始讲话了。”

于伟正站起身,对我和焦杨说道:“好了,朝阳同志,焦杨同志,你们东洪县先行一步,做出了表率,希望你们啊继续努力,把‘三学’活动抓深抓实,真正抓出成效,为全市提供好的经验。我还有会,就不多留你们了。”

“是,书记!我们一定认真落实您的指示!”我和焦杨连忙起身告辞。

走出市委大楼,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我和焦杨并排走向停在院内的桑塔纳。司机谢白山早已等候。

坐进车里,焦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但眉宇间又带着新的紧张和兴奋。她侧头看向我,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县长,我……我这心里还是有点没底。市委机关不比县里,规矩多,层级高,我从来没在市上的单位工作过,需要注意些什么?您给我指点指点。”

车子平稳启动,驶离市委大院。我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焦杨啊,市委机关确实有它的特点。工作节奏快,要求高,接触面广,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还是那几条:讲政治、守规矩、重程序、抓落实。”

我顿了顿,组织着语言:“第一,要尽快熟悉情况。到了‘三学’办,首先要吃透市委的总体部署和于书记的指示精神,摸清全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