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米/姜小珠/秦二婶/秦小麦:“……”
您二老是说二郎以前是笨蛋?
虽然姜二郎不是笨蛋吧,但他把自己活得比较钝。
奈何亲哥不乐意他一副呆钝模样,是从县郊乡武堂开学起,就把他扔去乡武堂,各种学习历练。
康瑢的事情出来,又让他跟着筇老、秦二叔等人去首府。
折腾几个月,总算是把这小子折腾出点聪明灵活样了。
“秦爷爷秦奶奶、秦二婶、小米姐,小珠,我回来了!”姜二郎喊人后,又拿出一个皮制袋子,把袋子交给秦爷爷:“秦爷爷,里头是筇老荀老、我大哥、秦二叔、小谷、梁二哥、齐天使、薛东家的信。布政使司衙门、府衙、县令大人给的文书。”
“诶哟,衙门的文书,这可是贵重东西,咋都装一个袋子里?”秦爷爷郑重接过袋子,立马开袋子,检查里头的文书。
姜二郎被历练得办事周全,那袋子里还有一份物品清单。
秦爷爷秦奶奶拿着物品单子,一封信一份文书的对着,确定都在后,总算放心。
又关好门窗,点亮灯柱……没错,如今秦家也是用上灯柱了。
一根灯柱上,有十个灯台,能点燃十盏灯,放在前铺一角,就能把整个前铺照得亮堂堂。
秦爷爷秦奶奶是借着灯光,细细看信。
“瑢先生的事情闹到太周府了,就是咱们逃荒时路过的太周府,太周府的人纷纷开私仓,支持瑢先生……好好好,咱们有粮草了,将士们不用饿着肚子打仗了。”
秦爷爷打过仗,甚至饿肚子打仗的哭,看到这里,忍不住红了眼眶。
“老婆子,侯爷,郭侯爷家复爵了,郭小世子……不对不对,现在是正正经经的西北侯了,侯爷领兵三万,去了太周府,如今是太周府的守城主将!”
“好好好啊。”秦爷爷一连说了好几个好。
“当真?信给我瞧瞧。”秦奶奶也激动不已,接过信,细细看起来:“复爵了,真复爵了。”
“好好好,有郭侯爷守着太周府……”
那要是东北州沦陷,往太周府逃的乡亲们就有活路了。
郭小世子一定会开城门,放乡亲们进去,不会拒之门外。
秦奶奶抹了一把泪,又看到一句:“郭老将军还整合了一支多达三万人的队伍,已经赶赴东北州,待战。”
“我瞅瞅。”秦爷爷又接过信看,又是一阵夸:“好好好,不愧是西北侯郭家,一旦有余力,就会救魏民。”
秦小米:“……爷爷奶奶,这西北侯郭家很厉害吗?您二老怎么对他如此推崇?你们认识?”
秦爷爷秦奶奶一僵,否认:“不认识,咱们啥身份,咋可能认识侯爷?是西北侯郭家乃是咱们大魏的开国公侯,我们年轻那会,郭家盛名传到咱们中原州……”
“从郭家麾下出来的将士,每人都能得到一份额外的退伍银子,有老兵家里困难了,寒冬时,还收到过郭家给送来的过冬袄子。”
“瞧瞧,郭家就是这般仁善,如果郭侯爷掌管了太周府,咱们大魏的四条大驰道就通畅了,物资也会优先往咱们东北州这边送。”
秦小米听二老狠夸郭家一番后,是诚心发问“那抗敌兵马呢?啥时候输送过来?还有郭侯爷真带了三万西北军去太周府?西北有抗戎重任,能调出三万精锐?”
她不信,肯定有水分。
确实有水分……精兵什么的,最多一万,余下的都是辅兵或者民夫。
可为了提振人心,必须得把三万杂牌说成精锐。
而即使如此,郭老将军还是抽调出六千精锐西北军,赶来东北待战。
“军国大事,那还能有假?定是有三万精锐,你小姑娘家家不懂就不许乱说,免得坏了士气!”秦爷爷坐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