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高度评价也是与有荣焉的,可当这小毛头指出《战争论》的局限性时,还说西方社会缺少文明史,这洋老头气得脸上一时青青红红的!可再往下听,却没想到从他嘴里能听到如此深刻专业的思考,而且还关系到自己的祖国和家人……
洋老头震惊之余,对这个小老虎的学识开始认可了,拍拍那部《孙子兵法》又道:“那你来讲讲你们中国人的军事思想,让我这个西方来的老头子也明白明白?”
“哈哈哈,老人家你不要生气,对于你们普鲁士的伟大人物,小子也是心存敬意的,只是因为我们彼此的生存环境不同,瞎扯几句而已。
至于中国这部兵学圣典,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东西,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条件,文字都是刻在竹简上,语言表达力求简练概括,全书只有六千多字,不能像《战争论》这样洋洋洒洒近七十万字的详尽论述,所以现代人想完全理解其中深刻的内涵还是比较费劲的。
幸好两千多年来,中国后世的兵学大师们不断研究积累,才将其精神内涵传承下来。西方学者如果没有在中国长期的生活经历,不能深刻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想用西方文字把这部《孙子兵法》翻译出原汁原味是很难的!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人家你要问我,我就接着刚才的话头儿说上一点儿自己的感想,中国这部《孙子兵法》最大的军事思想是‘慎战’,慎战不是不准备战争,更不是畏惧战争,而是认为通过简单的战争手段想实现长久的政治目标是困难的,很多时候是适得其反的。所以兵书中才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要意,所以才有‘全国为上,破国为下’的论述,所以才有“伐谋伐交为上,攻城为下”的讲究,这些中国的兵家思想是更充分考虑人心、人性的一种用兵方式,在这一点上,《孙子兵法》是更高层次的!
小子个人以为,正是因为中国文化中的这种慎战思维,造成了中国人在选择政治手段或战争手段时,不像西方那样简单二选一,而是中间还有一个软战争手段,也可以称作战略博弈。就是说在敌我双方已经明确对立的情况下,不轻易选择战争手段,不谋求一战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谋势,谋求一种最终压到对手的大势,而且这个阶段又是比较长期化的!所以中国人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有一个说法叫做: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老克劳茨再次鼓起了巴掌,“好小子,厉害厉害!怪不得你个小老虎比我这老头子想的还多。”
“哈哈哈,不多想不行啊!我们中国又穷又弱……”
“不对不对,你们中国是被动挨打没法子,这个慎战,我听着倒像是说给我们德国人听的!你得留下多陪我这个老头子几天,我对照着看英文、德文版的这本书,有些内容还是在瞎猜,现在遇上了你这个小朋友,你陪我多聊聊这个,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哈哈,老人家,我可没你这个闲情逸致啊!我还得东跑西颠的买东西,家里还有支小队伍等着我回去呢。”秦虎心中狂跳,这洋老头可不是一般人啊,交上这个朋友,将来对自己的助力可就大了去了!可嘴上却还在跟他打着哈哈儿。
“小子,就你露出来的这些学识和本领,将来一定会出来带兵的!我可是卖军火的呦。我在中国三十多年了,认识你们中国领兵的将军可多了,你确定要放过这个机会吗?”
“哈哈,好吧!我看出来了,你这个老先生很厉害的,将来我们的生意或许能做的长久,我从杭州回来,在回天津之前还要在上海停留一小段时间,我们可以多聊聊。”
“这就对了!拿着这个。”
洋老头递给秦虎一张精致的名片,秦虎这一瞧还是小小吃了一惊,这个洋老头克劳茨竟然是礼和洋行军火经销的总顾问。
这下秦虎也没啥顾忌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