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归家,洪易!(1 / 3)

末日刀渊 木容笑笑 3134 字 20天前

秋意渐浓,高岗上的松柏更显苍翠,却也抵不住风中的寒意。

凉亭之中,白夜天目光微垂。

精准地落在了武温侯府中一角,那靠窗苦读的少年身上。

少年眉目清秀,身形略显单薄,旧衫浆洗得有些发白。

他正借着窗外天光,朗声诵读。

白夜天目力极佳,能清晰看见对方的口型。

诵读的,竟是当朝太师、武温侯洪玄机所着的理学注疏。

“洪玄机的理学么……”

白夜天唇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带着几分了然,几分玩味。

这位未来超脱此界、成就“易子”之名的位面最强者。

此刻还只是个被困于侯府方寸之地、气运不显的孱弱少年。

依照《刀渊》游戏灌输的背景资料。

这头潜龙气运勃发,一飞冲天的时间节点。

就在这个冬天了。

“是时候了。”

他心中默念,眸光深邃如夜。

“见见这位命定的气运之子。是友是敌,总该先落下一子,定个基调。”

心念既定,他周身那若有若无、仿佛与天地交感的气息瞬间收敛殆尽。

如同宝剑归鞘,光华尽隐。

此刻的他,看上去只是一位气质温润、略显清瘦的文弱书生。

青衫在凉风中微拂,步履从容地走下高岗,向着书院山长薛长明的精舍行去。

辞行,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精舍内,檀香袅袅,宁静致远。

山长薛长明须发皆白,面容清癯,正伏案执笔,批阅着堆积如山的课业。

闻得脚步声,他抬起头。

见是白夜天,脸上自然地浮现出温和的笑意。

“明正来了,坐。”

他放下笔,指了指旁边的蒲团。

“观你神气内蕴,目光湛然似静水,近日学问想必是更有进益了。”

白夜天依言坐下,执弟子礼。

姿态恭敬却不显卑微,从容应道:

“山长谬赞,学生愧不敢当。今日前来,是特向山长辞行的。”

“哦?”

薛长明花白的眉毛微挑,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讶异。

“春闱在即,书院不日便将集中讲学,众师长亦会倾囊相授。”

“此时离去,所为何故?”

白夜天语气平和,声音清晰而稳定。

“回山长,书院乃文华宝地,同窗切磋,师长教诲,令学生受益匪浅,铭感五内。”

“然则玉京城内,繁华似锦,难免有丝竹乱耳,酬酢纷扰。”

“虽能锻炼人情练达,于静心深究学问一道,却稍显喧嚣。”

“学生家中城外老宅,倚山傍水,颇为清静。”

“意欲返回,闭门谢客,摒除杂念,潜心攻读数月。”

“以期殿试之时,能竭尽所能,不负山长与书院多年栽培之恩。”

他理由充分,言辞恳切,神情坦然,目光清澈地迎着薛长明的审视。

薛长明凝视他片刻,见其眼神坚定,心志已决。

不由抚须颔首,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不慕浮华,能耐寂寞,明心见性,知其所需,择其善路。”

“明正,你有此心性,未来当有一飞冲天之时。好,甚好!”

他站起身,走到一旁古色古香的书架前。

取下一方色泽沉郁、包浆温润的古砚,郑重地递到白夜天面前。

“此砚名为‘沉心’,随老夫已逾三十载,润笔极佳,亦能助人凝神静气。”

“今日赠你,望你来年春闱,笔下生花,金榜题名,为我琼玉书院再添光彩。”

“多谢山长厚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