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十大功法(3 / 5)

是继续移动,这就是一种穿透力。

如果把这种体验,转换到练功和技击上来,就是自由落体加上速度,也就是重力加速度。

无论是短距离的抖寸劲,还是长距离的大劈,都是如此。

穿透力是指此力有穿透到对方内部的特点,螺旋力是穿透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呈螺状旋转式穿透。

穿透力的产生所需大致基本条件之一为瞬间作用力的作用速度需足够快。

劲长的感觉就是劲留在对方的时间长,拳重沉但不长,挨上一拳是挺痛。

但随即身体脱开,虽痛但已不觉得有劲在身上起作用了,可挨上劲长一拳,身体在倒退中好象劲还作用在身上。

师为我讲解穿透力,让我在他身上试劲,总不得法。

师把手放在我肚皮上,往里一挤,我顿时觉得腹中之物被顶到胸口,师却说:“这一下不是打,只是摸实(粘、按)”。

又说:“在这种程度下,再发螺旋崩炸之力,劲从身上吐出”,看我仍未全明白,又云“实战时,你就想着把手伸到他肚子里,摸着他五脏再打起钻落翻。

真正致命的打击,是使对手被击打时原地倒下,而不是“飞”出去。

一条毛巾打湿,直接甩出去,威力并不是很大,甩出去后在用力往后一拉,就会听见啪的一声,人被抽到会很痛。

这中间毛巾抖了两下,甩出去是往前抖,往后拉是向后抖。

出拳也一样腰先向前猛的一拧,把拳头象射箭一样打出去,当然从肩膀到手指都要放松,当拳要打到目标之前,腰在向后一拧,就象毛巾向后一拉一样,达到目标之时,拳头再用力绷紧。

这其间腰抖了两下,一下向前,一下向后,这就是双抖劲。

如果空练,拳头绷紧之时,也会有啪的响身,这就对了。

出拳时要注意吃住地面的摩擦力,不能打滑。

其实在双抖劲之上还有三抖劲,就是在最后用力时再向前一抖,这样就总共三抖。

这是最凶狠的发劲方法。

穿透力可以透过表面而伤内脏,发劲前要先放松。

双手在和对方顶住无法放松时,要让对方的劲沉到自己后腿上。

肩甲骨不能被对方顶的后缩,要含胸吃住对方的力。

顶力时不要把劲处于发完状态,要处于蓄力状态,否则拉弓之时对方的劲就会把你顶死。

发劲前意念先到对方身上,拳没到意念先到。这需要深厚的内力。

极大的压力下仍能保持松静自然的训练体系,其中的压力不仅会来自于外,也包含来自于自身身体的某一部分,如拳头握紧(但要握空)时,身体的其余部分仍能放松。

拳头的本身形状始终如未使劲状态时,中间似有一小球,此时渗透力最大。

拳握越紧越好,但要空握就是紧握空气。

合紧一个蛋的劲在打手里特别实用。

出拳想打出钻劲,必须放松手臂,虚握拳头,到目标时绷紧手臂与拳,发爆炸力。

想要达到此种程度须长时间练习。

但在手中握一小团纸立刻可达到这个效果。

可做个实验:先用右手拳向左手掌击打,仔细体会左手感觉,然后右手握一小团纸再用同样力量击打左手掌,仔细体会左手感觉。

虽然力量一样大,但握纸后钻透力要大得多,在实战中就将杀伤力提高了近一倍。

发力的真正不传之密是“大形过位”,就是步要过人,身要过人,手要过人,整个人要过人,步要过人,前脚要超过敌人的后脚,你的步要把敌人掀起来、趟出去。

身要过人,把自己的重心砸在敌人的重心上,要把敌人砸倒、撞飞。

手要过人,要把敌人打穿、打透,打的是后脑、后心